熔盛猛虎陳強
2013-04-12 07:40:30 來源:江蘇商報 編輯: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
熔盛奇跡
2003年,上海陽光投資集團創始人張志熔希望實現企業轉型。做什么好呢?張志熔考察后發現,認為船舶制造是個機遇。隨后,他找到了時任上海外高橋造船(位置 評論 新聞)有限公司總經理的陳強,希望由陳強來全權主持自己進軍船舶制造領域的計劃。
“快”是陳強為企業起步階段制定的戰略。2005年10月,熔盛開始建設造船廠,3個月后,廠區的大部分地方還是一片蘆葦蕩,陳強便拿到了首批6艘冰區加強型散貨船(船型 船廠 買賣)的建造合同,船東是挪威Frontline公司旗下的金海洋船運公司。Frontline公司之所以會在此時將合同交給熔盛,是出于對 “陳強團隊”的信任。
靠四處“挖人”, 熔盛很快就形成了造船所需的生產能力和研發能力。2008年2月,熔盛的首制船7.55萬噸的“金色斯戈娜”號交船,比其船東Frontline公司要求的整整提前了4個月。
而在這前后,陳強也利用其在船舶制造領域的人脈關系,搶得了大量訂單。
那么熔盛的核心競爭力在哪里?那就是:去海外奪客戶,并以產品質量“粘住”優質船東。
中船工業市場研究中心的一位專家就說,熔盛的發展速度之所以領先于國內其他造船企業,主要在于它贏得了多家國外大船東的信賴,并且對這些大船東形成了某種“粘性”。
稱雄世界
從上面的敘述可以看出,陳強就是熔盛重工(位置 評論 新聞 招聘)奇跡的靈魂人物。而這與他自小的“民族造船夢”不無關系。
他不僅僅是一個造船專家,他還是我國造船業內罕有的技術、管理雙修的人才。正是這樣的背景,才讓他能帶領熔盛重工,沖出重重技術壁壘,在資金緊張環境艱苦的情況下,走上了一條創造奇跡的道路。
在陳強的職業生涯中,充滿了傳奇的經歷。在1997年,陳強領頭建設外高橋船廠(位置 評論 新聞)時,他大膽打破前蘇聯標準,將圍堰高度從6.5米降低到5.5米,在業界的質疑聲中,創造了世界造船速度的新紀錄;在四十的不惑之年,陳強投身熔盛重工,在一片連汽車都開不進的荒地上建設工廠。
然而,對熔盛重工而言,其擁有的遠不止是造船。
事實上,在熔盛重工的企業發展宏圖中,共設計了造船、海洋工程(船型 船廠 買賣)、動力工程和工程機械四大主要業務板塊。目前,隨著與中國海油合作的“海洋石油201”正式出塢,這也意味著其海洋工程板塊的業務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。據陳強介紹,到2013年,海工板塊目標產值將突破30億元大關,創造第二個熔盛速度。
2005年10月熔盛在江蘇如皋的一片灘涂上打下建廠的第一樁,到三個月后獲得第一筆造船訂單,再到2008年與巴西淡水河谷簽署12條40萬噸礦砂船(船型 船廠 買賣)建造合同,并連續保持持有訂單量中國第一,熔盛是近年來 “跑”得最快的中國造船企業。
熔盛大事記
2005年10月 熔盛開始建設造船廠
2008年2月 熔盛的首制船7.55萬噸的“金色斯戈娜”號交船,比其船東
Frontline公司要求的整整提前了4個月
2013年 海工板塊目標產值將突破30億元大關,創造第二個熔盛速度